數碼沖印:膠卷時代將成追憶
2014-06-06 16:01 來源:河北日報 責編:周艷平
- 摘要:
- 街頭沖洗店的告別,網上沖洗業務的興起,正在提醒越來越多的行業,盡快做好互聯網功課,在這個無限量的新平臺上去激發并引導用戶的潛在需求,贏取未來發展空間。
“當時,我狠了狠心,花了108萬元購買了當時最先進的數碼沖印設備,成為市區內第三家有數碼沖印設備的彩擴店。”魏老板回憶說。
人生的際遇往往就在于一兩次的選擇,就是這一次的“狠心”,讓魏老板迎來了又一次的利潤豐厚期。
“2004年是數碼沖洗最掙錢的一年,機器每天至少開到晚上10點,單張沖洗價格往往定在1元至1.5元,”魏老板說,與之相伴的是,沒有及時上馬數碼設備的彩擴店陷入了數字化沖擊帶來的漩渦,“再買設備就找死,不買設備就等死”。
形勢變化之快出乎意料,到2006年,石家莊市區彩擴店驟減,有數碼沖印設備的不到10家,而截至目前,僅5家具有數碼沖印設備的彩擴店開展正常的沖印業務。
兩年前,魏老板終于將閑置多年的一臺膠卷沖洗機處理掉,當初13萬購進的進口設備被當作廢品,換來900元的收購費。目前,我省石家莊、保定等地的彩擴店都已不再接收傳統膠卷的沖印業務。
與此同時,傳統膠卷生產也畫上了休止符。
2009年底,擁有74年歷史的柯達彩色膠片全部停產;盡管富士公司還在生產膠卷,但業務重心已完成了轉移。三年之后,曾被視為國內感光行業驕傲的樂凱膠片也宣布停止彩色膠卷的生產。曾經的世界三大彩卷生產商均與膠卷一一道別。
“‘我’在照相器材館里沉睡了10年。10年前,我的零售價是200-700元之間,而10年后,當我再次重新回到柜臺時,價格卻變成了10元。10年前,我是人們爭相購買的寵兒,10年后,我卻成了這個時代的棄兒。”這是2010年在南京某商場里,一個傻瓜相機打出的“廣告語”。
膠卷、傻瓜相機、膠卷彩擴店……他們成為數碼時代的一個個背影。
“數碼時代海量的存儲設備、方便的檢索系統和成熟的PS技術沖垮了傳統膠片的產業鏈條。”業內人士分析說,“數碼攝影技術不僅使拍照變得更加便宜、便捷,也迎合了人們在互聯網時代追求個性、尋求主動權和操控欲的心理“
2、數碼沖印轉向產品制作
因為樂凱,保定成為中國的膠卷之城。同樣因為樂凱,保定于上世紀90年代初誕生了省內最早的一批彩擴店。
右手邊是直隸總督署,左手邊是保定最早的商場保定商場,置身于一片青磚灰瓦之間,藍寶石沖印店并不顯眼。1993年,從樂凱研究所退休的女職工張蘭榮開設藍寶石沖印店,成為保定第一家大規模的彩擴沖印店。隨著大大小小的彩擴店紛紛倒下,這個沖印店的“元老級”角色反而越活越年輕。
“除了西藏,全國各省市區都有藍寶石的客戶。”張蘭榮的兒媳臧克靜說,前幾年,她與老公移民澳洲,但為了這一家族事業,她毅然回國打理藍寶石日常業務。
藍寶石青春常駐的秘訣在于轉型。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