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一折,憑什么顛覆傳統包裝業?
2020-09-09 19:28 來源: 責編:覃子喻
- 摘要:
- 在快遞包裝行業,就是如此,為什么十幾年來還是老樣子?
【CPP114】訊:說到包裝,不得不提快遞。包裝與快遞的鏈接,猶如海爾兄弟。搭著肩膀的情誼,從兒時開始,始終如一。它們之間的粘合劑來源于互聯網的崛起,人口紅利、物流通路、電子商務、APP盛行、國內宏觀經濟高速增長的交織,讓天下沒有難做的生意,也讓產品在動動手指之后,包裹著快遞盒輕易地落地。
自從國內有了互聯網,我國快遞行業一直保持快速發展,成為商業產業鏈底層重要的基礎設施,躋身我國新經濟的代表產業之一。2019年快遞包裹約630億件,相比于2018年的507.1億件,同比增長24.2%,過去十年快遞業務量CAGR為44.4%。未來幾年,我國快遞市場整體業務量仍將保持雙位數增長。
電子商務大行其道,圖文、視頻、直播等銷售方式一再進化,圈層、社群、私域等推廣領域不停疊加,服務不斷升級的黃金15年,令國人在購物這件不大不小的事情上,獲得史無前例的便捷。
相比于網絡購物的火箭發展速度,物流包裝這一環卻落后得令人驚嘆。包裝常用塑料袋、傳統紙板箱、編織袋、膠帶……與上世紀80年代活躍在郵政局的包裹外觀絲毫無異,時間推移15年,卻還多了逆潮流而生的各種塑料填充物,空氣柱、氣泡袋、泡沫塑料等污染環境,膠帶的聚氯乙烯材質需要近百年才能降解。
為什么沒有企業細細研究更環保、更高效的包裝方案呢?
環保這個詞,與生俱來帶著綠意和生機,但是,只在發達國家的溫室里。在發展中國家,它與落后的生產方式及生活理念為敵,在追求經濟飛速發展的資源消耗模式下,它沒有生存的土壤,因為太吸金。
高效意味著洞察與革新,它是極具智慧基因的高級詞匯。一般企業做不到,也不具備革新的意識。它需要資金的投入、不斷嘗試和提升,也需要超前的使命感,才可以黃袍加身。
在快遞包裝行業,就是如此,為什么十幾年來還是老樣子?
因為追求環保,就意味著失去既有利潤,想要高效的包裝方案,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精力、時間和資金去研發。有時候,有革新的心動,卻未必能成功。
在意識到環保的重要性之后,我國早早出臺限塑令,雖然被詬病為“虎頭蛇尾”,卻實實在在減少了商超、集貿市場里塑料袋的使用量。如今禁塑令出臺,快遞業成為減塑重點區域。瓦楞紙箱以其環保、成本低、易生產等優勢成為替代塑料包裝的第一選項,迎接屬于它的至尊榮耀。
接近150歲的瓦楞紙箱是由誰發明的呢?它能更好地服務未來包裝需求嗎?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