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偽如何更好服務市場監管、服務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2025-08-11 10:01 來源:中國防偽行業協會 責編:張曉丹
崔清臣(中山國安火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
中山國安公司成立于1998年,在股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信國安公司的指導,以及中國防偽行業協會的支持下,堅守高新技術防偽發展路線,助力市場監管與統一大市場建設。公司以科技創新為根本,與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和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核物理所等密切合作,將高新技術防偽成果產業化,形成以核徑跡防偽技術為基礎,融合信息防偽的綜合防偽體系。公司擁有88項專利,通過廠區建設及先進生產設備引進,特別是國內先進的核徑跡材料敏化機、蝕刻機等系列的大型裝備,為特殊材料的生產奠定了持續發展的基礎。公司加強黨建與文化建設,激勵員工干事創業、創新發展,取得較好的成績。在行業新機遇下,我們將持續提升技術與服務,為行業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王國平(無錫新光印防偽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
1993年,無錫新光印公司成立,引進了美國激光全息生產線,開啟了防偽技術探索之路。1994年,率先在江蘇省內食鹽包裝上全面使用全息防偽標志,此后又將防偽技術推廣應用到摩托車合格證、江蘇省免檢產品和重點保護產品等,公司擁有實用和發明專利30余項,成立了省級標簽防偽工程技術中心。如今,正處于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的關鍵時期,防偽行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公司將瞄準國際一流,引進先進設備工藝,發揮研發中心優勢,推動成果轉化,嚴控質量,提升服務,誠信經營。同時,建議國家盡快修訂出臺《產品防偽監督管理辦法》,為防偽行業規范發展營造公平競爭環境。
顧惠波(浙江甲骨文超級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防偽工作對維護市場秩序、保障安全意義重大。可從技術創新多維賦能監管、標準統一與協同治理、助力企業與市場共建三方面發力,為市場監管和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提供有力支撐。一是技術創新上,通過區塊鏈與AI深度融合,搭建“區塊鏈+AI”防偽溯源平臺;AI大模型分析海量數據,變“被動打假”為“主動防控”,為市場監管裝上“智慧大腦”。二是標準統一與協同治理方面,推進跨域跨業標準融合,協會牽頭整合防偽標識、驗證流程等標準,筑牢公平競爭基石;構建“政府+協會+企業+公眾”協同打假生態,共享資源線索,跨區域聯動查處,普及防偽知識,鼓勵公眾參與。三是助力企業與市場共建,針對中小企業推出“共享防偽方案”,整合優質防偽技術資源,降低防偽門檻;鼓勵企業將防偽與品牌建設結合,通過宣傳防偽優勢,提升消費者對品牌的信任。建議協會高度重視AI技術對防偽行業的影響。
張永紅(北京兆信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當前,防偽作為保障商品真實性與市場信任的基礎設施,其技術創新與應用模式的突破,正成為破除信息不對稱、提升監管穿透力、守護統一大市場安全與效率的關鍵引擎。防偽行業正通過技術升級驅動監管效能提升。運用物聯網、區塊鏈等技術構建商品“數字身份證”,提高仿冒門檻,助力高效鑒定和執法;推動防偽碼與供應鏈管理等多系統對接,實現全鏈條追溯和商品流向透明化、問題溯源精準化;借助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提供便捷驗證渠道,激活社會監督力量;利用AI和大數據分析,為監管決策提供支撐。
未來,建議在總局指導下,構建國家級防偽基礎平臺與數據樞紐,攻關新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下一代防偽技術,積極參與并主導國際、國家標準的制修訂,深化“防偽+”生態融合,優化政策法規環境、提升公眾認知和參與度,助力全國統一大市場建設。
李峰(海南天鑒防偽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我從1992年就開始關注防偽,后來全身心地投入到這個行業。防偽是個小領域、小市場、高技術、換代快的行業,稍不注意就會被淘汰。如今,防偽企業數量由當初的個位數增加到近千家,后繼有人。防偽已從過去提供單一的技術服務,變為技術+服務+方案的綜合道路,從一對一服務,變成1對N的綜合服務,還增加了溯源、營銷等增值服務。下一步,建議協會做好頂層規劃,從法律層面設計防偽體系,讓老百姓人人都參與進來。同時,堅持防偽與保真并舉,讓防偽識別—AI成為消費者的武器,保真成為消費者放心使用的心里踏實底線。防偽行業應有一定的技術門檻,通過技術評價等提升防偽技術水平,二維碼的使用也需要升級與規范。建議國家對防偽企業給予免稅等扶持,鼓勵企業間開展合作,走綜合發展之道路。
李彥平(中鈔印制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科研管理部主任):
協會成立30年以來,帶領廣大會員單位,不斷推動防偽技術創新,助力防偽行業發展壯大。中鈔作為防偽行業的一員,始終以技術創新為根基,以服務國家大局為己任,默默踐行著國家金融安全守護者的責任和擔當。鈔票防偽監管體系是一個集技術研發、生產管理、流通監控和公眾教育于一體的綜合性系統,貫穿于鈔票全生命周期,其核心目標是確保鈔票的真實性和流通安全性。體系化的技術創新、標準化的生產體系和統一的產品標準、流通中的監控網絡和追溯機制以及面向公眾的宣傳,構成了我國鈔票全流程監管體系,彼此互相協同發揮作用,確保了監管體系的安全和有效性。
當前,行業仍存在標準與認證體系缺失、企業太重自洽、數據共享不足、技術存在割裂等問題。建議下一步,要深化技術創新,提升防偽效能;強化頂層設計,推動標準統一;深化技術融合,打造智慧防偽體系;完善協同治理機制,凝聚多方合力。希望協會繼續發揮橋梁紐帶作用,積極開展技術交流、培訓和咨詢服務,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和幫助。同時,加強對消費者的宣傳和知識普及,提高消費者的防偽、辨別、監督、舉報能力。
- 關于我們|聯系方式|誠聘英才|幫助中心|意見反饋|版權聲明|媒體秀|渠道代理
- 滬ICP備18018458號-3法律支持:上海市富蘭德林律師事務所
- Copyright © 2019上海印搜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 電話:18816622098